中信建投:2023年上海车展观察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01
乘用车:上海车展:竞争下半场——从科技消费属性到规模、效率、战略,全方位考验
自主打造爆款能力已经超越合资:从车展人气来看,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有大量海外主机厂管理层人员来参观,数量大幅超越了往年。合资品牌展厅也有大量的电车产品,但是人流量远低于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在过去两年享受了工业品到消费品的红利,下半场拉力赛。汽车从制造属性主导转变为消费+科技属性主导的过程中,奠定了自主品牌的行业地位。电车之间的体验感很难有本质差异,消费者对爆款车型逐渐麻木。新能源下半场进入同质化竞争,品牌效应减弱,以规模、战略、新技术为核心竞争点,最终体现为产品性价比的差异。
合资品牌电车与燃油车区分度有限。起亚、丰田等合资品牌推出大量电车,但产品与油车在内饰、造型上的区分度有限,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但产品端的布局体现出合资品牌电动化的决心明确。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客群明显更大众化。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客群明显更大众化,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也更高,同时消费者偏好要求在细化,因此要求产品面面俱到,六边形战士更具爆款潜质。
渠道端经销和加盟模式变多,但是新能源时代对经销商要求更高。新能源车的经销模式从直销模式为主逐步转变为经销和加盟模式,但新能源时渠道端需对销售产品有深入的理解,对经销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h,车的情感价值有望实现突破,带来新估值和商业模式。百度等推出了“大模型+汽车”的概念;华为推出了光学屏和全息屏,改变了传统车载屏幕的形态;主机厂都希望把车从物理产品变为情感寄托,如小鹏在车机屏幕推出“小P”卡通形象。后续随着AI技术的引入,有望加速汽车情感价值提升的趋势。
风险提示:1、行业景气不及预期。2020年至今汽车消费需求受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较大,叠加产业链芯片等零部件环节供给偏紧冲击,行业供需两端波动较大。2022年汽车购置税减征等稳增长政策刺激下,下半年行业呈现高景气,2023年政策扶持退坡预期下,未来行业景气或存在波动。
2、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着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将加剧,公司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
3、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公司加速主机厂新客户拓展,考虑到车企新车型项目研发节奏波动,特定时间段内或存在项目定点周期波动;此外,公司新产能建设或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导致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上海车展:竞争下半场——从科技消费属性到规模、效率、战略,全方位考验》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4月2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程似骐SAC执证编号:S1440520070001
SFC中央编号:BQR089
陶亦然SAC执证编号:S1440518060002
陈怀山SAC执证编号:S1440521110006
02
电动化持续提速,供给侧改革助力新时代——上海车展复盘
车展概况: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
电动化:新能源车为绝对主角,全品类迎来大爆发。本次车展新能源车占比高,新能源汽车位于各品牌最显眼展位。
智能化:技术加速升级迭代,迎来智能化下半场。各家车企在智能化的军备竞赛中不遗余力。
国际化:世界级汽车盛宴,中国汽车强国地位突出。2023年全球首场A级车展,国际品牌的高管和团队纷纷到场,宝马、奔驰的董事会近半成员亲临车展;更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尽显汽车大国风范,让宝马董事长齐普策直言“中国动向将引领世界方向”。
重磅车型:百花齐放亮点频出,国产高端化趋势显著
品牌方面:豪华品牌,纯电车型阵容丰富,新能源转型提速;合资品牌,强调本土化,发力新能源迎头追赶;国产品牌,全面崛起,高端化趋势显著。
车型方面:仰望U8/U9的火爆程度超过老牌豪华品牌,全面引领中国车企步入百万级别赛道;中高端车型,国产品牌亦表现亮眼,腾势N7、蔚来ES6、小鹏G6等车型吸引大批消费者参观,腾势N7开启盲订6小时订单高达5367单。小型车再添猛将,比亚迪海鸥开启预售。
销量回顾与展望:预计4月国内电车批售63万辆,23Q2合计207-210万辆
3月回顾:国内新能源汽车(含商用)销量65.3万辆,同比+40%,环比+24%;渗透率26.6%,环比+0.1pct。23Q1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58.6万辆,同比+28%。
销量前瞻:当前是市场上修全年预期的关键时点,目前市场高频关注的订单等数据已在3月上台阶至22年Q4水平,预计Q2旺季加持订单会创历史新高。叠加4月上海车展催化,预计4月国内电车批售63万辆,同比+111%,环比-4%,23Q2合计200-207万辆,同比+52%,环比+28%。
风险提示:
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疫情反复、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疫情反复、供应链紧缺、海外通胀严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对产业链公司的需求和订单产生影响。
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
3)锂电产业链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重点项目的推进是相关公司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同时影响产业链稳定性。
03
上海车展开幕在即,板块预期有望提振
上海车展开幕在即,板块预期有望提振。本周长城、吉利发布高端新能源新车型,其中长城魏牌蓝山DHT-PHEV引发市场热议,新车型对标理想L8,在空间、内饰、纯电续航等部分配置更高,定价下探至27/31万,具备较强性价比;极氪X定位A级纯电SUV,售价18-21万,动力等性能配置领先。我们延续前期观点,当前市场对行业景气拐点及格局改善预期或仍相对较弱,但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有望延续,4-5月景气上行趋势清晰,降价促销的悲观预期边际收敛。新能源车总量或电动化渗透率预期上修:1)上海车展有望强化自主品牌优质新车供给认知,新能源车型(尤其插混)增配降价趋势强化,产品力及性价比有望提升;2)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处于较快下降通道,最新售价已降至19万元/吨,为新能源车型售价下探创造空间,进而推动燃油车加速替代。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不及预期。2020年至今汽车消费需求受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较大,叠加产业链芯片等零部件环节供给偏紧冲击,行业供需两端波动较大。2022年汽车购置税减征等稳增长政策刺激下,下半年行业呈现高景气,2023年政策扶持退坡预期下,未来行业景气或存在波动。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着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将加剧,公司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
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公司加速主机厂新客户拓展,考虑到车企新车型项目研发节奏波动,特定时间段内或存在项目定点周期波动;此外,公司新产能建设或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导致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上海车展开幕在即,板块预期有望提振》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4月16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程似骐SAC执证编号:S1440520070001
SFC中央编号:BQR089
陶亦然SAC执证编号:S1440518060002
陈怀山SAC执证编号:S1440521110006
马博硕SAC执证编号:S1440521050001